第172章 似乎是多了个……师弟?(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东宫与世家之间那场无声的较量,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工部却传来一个消息。

消息是段纶亲自派人急报东宫的。

将作监弓弩院那个名叫赵小满的少年,在其父赵铁柱和另外三名工匠的协助下,竟捣鼓出了一套名为“雕版印刷”的法子。

据说,此法无需人手一字一句抄录,便可将书籍文章成片、成批地复制出来,效率远超手抄百倍不止。

只因赵小满本人识字有限,许多文字的具体刻制与排版,是由那几位略通文墨的工匠一同琢磨完成的。

李承乾正在显德殿批阅着由新法分类好的文书,闻听此讯,先是一怔,随即猛地从锦垫上站了起来。

因动作过猛,右脚踝传来一阵刺痛,他却浑然未觉,脸上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惊喜和不可置信所笼罩。

“此言当真?段尚书可曾亲验?”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前来报信的工部主事躬身,语气肯定。

“回殿下,千真万确!段尚书已亲眼见过那雕版刷印出来的《千字文》散页,字迹清晰,与手书无异。”

“且片刻功夫便得数十张!”

“好!好!好!”李承乾连说三个好字,胸腔因激荡的情绪而剧烈起伏。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昨日两仪殿内,父皇与他谈及慢火瓦解世家之策时,那双深邃眼眸中隐含的期许。

教化!

正是教化!

这雕版印刷术,若能推广开来,书籍成本必将大跌,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这岂不是削弱世家对知识垄断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价格低廉的书籍如同涓涓细流,冲破世家大族构筑的知识壁垒。

涌入寻常百姓家,涌入寒门士子的书斋。

假以时日,谁还会仅仅依靠世家门阀的藏书楼和私塾?

父皇所谋的百年大计,竟在此刻,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露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线曙光!

“备轿!孤要亲往工部一看!”

李承乾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下令,脸上因兴奋而泛起红光。

他要亲眼去看看,这能撬动天下格局的“利器”,究竟是何模样。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仪殿内的李世民也接到了段纶的奏报。

内侍监王德将那份附着几张字迹却整齐划一的《千字文》散页的奏报呈上。

李世民起初并未太过在意。

只以为是工部又弄出了什么改进纸张或者笔墨的新花样。

然而,当他漫不经心地展开那散页,目光扫过上面完全一致、毫无笔锋差异的文字时,他的手指猛地顿住了。

他拿起其中两张,并排放在御案上,仔细对比。

一样的结构,一样的间距,甚至连细微的墨色浓淡都几乎相同。

这绝非人手所能为!

“雕版……印刷?”

李世民低声念出段纶奏报中提到的这个词,瞳孔骤然收缩。

他身为帝王,几乎是在瞬间就洞悉了这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

之前的书籍,全靠人手抄录,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一本经籍往往价值不菲,非豪富之家或世家藏书不能拥有。

这也正是知识被垄断的关键之一。

可有了这个……效率何止提升百倍?

书籍的成本将断崖式下跌!

朝廷的政令、圣人的教诲、律法的条文,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大量、快速、廉价地复制,散发到州县,甚至乡里!

这不仅仅是便利,这是争夺教化之权、瓦解世家根基的绝世神兵!

李世民缓缓放下手中的纸页,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胸腔内那颗因震撼而加速跳动的心脏。

他抬头望向殿外,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落在了工部的方向。

太子辖理工部才多久?

先有神臂弩改良,后有这雕版印刷术……这真的是巧合吗?

还是说,这背后,一直有那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那只手的主人,是否早已看清了这一切,并悄然布下了这枚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棋子?

他沉默了片刻,对王德吩咐道:“传朕口谕给段纶,此事务必严格保密。”

“所有参与此事的工匠,一律不得与外间接触。待朕……与太子商议后,再做定夺。”

“遵旨。”

王德躬身应道,悄悄抬眼看了看皇帝凝重的面色,心知此事非同小可。

工部将作监所在的院落,今日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虽然锤打声、锯木声依旧,但工匠们的神情都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好奇。

目光不时瞥向弓弩院旁边那间临时被征用、守卫明显加强了的工坊。

太子殿下的仪仗抵达工部衙门外时,以段纶为首的工部官员早已得到消息,躬身迎候在门前。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下了步辇,目光扫过众人,虚抬了一下手。

“众卿平身。段尚书,速带孤去看那雕版印刷之术。”

他的语气急切,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殿下请随臣来。”

段纶连忙在前引路。

一行人穿过庭院,来到那间戒备森严的工坊。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郁的墨香和木材清香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工坊内,赵铁柱、赵小满以及另外三名工匠正紧张地垂手站立,旁边摆放着几块雕刻着反体阳文的枣木版,以及一些刚刚刷印出来、墨迹尚未全干的纸张。

见到太子驾临,几人慌忙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惶恐与激动。

“小……小人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那几块雕版和散落在地上的印纸吸引了过去。

他几步上前,也顾不得礼仪,直接弯腰捡起几张印纸,仔细端详。

上面的字迹,与他之前看到的奏报附件一模一样,整齐、清晰,透着一种机械复制的冰冷美感,却让他心中热血沸腾。

“免礼,都起来说话。”

李承乾的声音尽量放得平和,但眼中的灼热却掩藏不住。

他拿着印纸,看向段纶和那几个工匠。

“这……便是雕版印刷?如何操作?详细说与孤听!”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