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李逸尘知道空讲道理没用,得用故事。
他沉吟片刻,想起了前世一个脍炙人口,而且切合赵小满身份和处境的故事。
“来,小满,我给你讲个古时候的故事。”
李逸尘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讲述往事的平和。
赵小满立刻坐直了身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他最喜欢听恩师讲故事了,每个故事里好像都藏着道理。
“很久以前啊,咱们中原这片土地上,有个叫鲁班的匠人。”
李逸尘开始讲述。
“他手艺极好,木工、石工、器械,没有他不精的。他做出来的东西,又巧妙又耐用,人们都称他是‘巧圣’。”
赵小满眼睛一亮,鲁班的名字,他偶尔听父亲和工坊里的老工匠提起过,语气里满是崇敬。
“可是啊,”李逸尘话锋一转。
“这鲁班,他一开始,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
“他也是个普通人,甚至可能像你一样,一开始认字读书也不太行。”
赵小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在他心里,鲁班那样厉害的人,应该是无所不能的。
“他之所以能成为‘巧圣’,不是因为他读了比别人都多的圣贤书”
“当然,他肯定也认字学习,而是因为他心里有一股劲儿,一个很大的念想。”
李逸尘看着赵小满,缓缓说道。
“他不仅仅是想把眼前的木工活儿干好,赚点钱养家糊口。”
“他是真心喜欢琢磨这些东西,想着怎么才能让工具更好用,怎么才能造出更省力、更能帮助老百姓干活的器械。”
“他看见人们用普通的斧头砍树很费力,就反复琢磨,改进斧头的形状,让它更锋利,更省力。”
“他看见人们运东西过河困难,就发明了舟船。”
“他看见鸟儿在天上飞,就想着人能不能也飞起来,于是用竹木试着做能飞的东西……”
“虽然他最后没能让人飞起来,但他敢想,敢去试。”
李逸尘的语气带着一丝敬佩。
“你说,他做这些,只是为了帮他的阿耶改进工艺吗?”
赵小满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对,不止。”李逸尘肯定道。
“他是想让天下所有砍树的人都能省点力气,让所有要过河的人都能方便点,甚至想着让人能像鸟儿一样看看天上的景色。”
“他这个‘念想’,很大。所以他不停地学,不停地想,不停地动手试,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他认字读书,也是为了能看懂更多的前人留下的图谱和记载,是为了实现他那个大‘念想’服务的。”
“后来啊,他的名声传遍了各国。”
赵小满听得入了神。
故事讲完了,李逸尘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赵小满。
赵小满低着头,一动不动,显然还沉浸在鲁班的故事里。
他小小的眉头紧紧锁着,内心显然在进行着激烈的思考。
鲁班……他一开始也可能不认字?
他也有那么大的念想?
李逸尘看着赵小满若有所思的表情,知道故事在他心里播下了种子。
过了好一会儿,赵小满才慢慢抬起头,眼睛里不再是单纯的迷茫。
“恩师……鲁班……他想的,真大。”
“是啊,很大。”
李逸尘肯定道。
“因为他看到的不只是手里的木头、斧头,他看到的是人,是天下人做事的不便。”
“他心里装着的,是让这‘不便’少一点,再少一点。”
赵小满低下头,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抠着膝盖上的布料。
李逸尘继续道:“你刚才说,想帮阿耶和将作监的叔伯们改进工艺,这很好。”
“但这不该是你的尽头。你想想,鲁班改进斧头,受益的只是他身边的木匠吗?”
赵小满摇了摇头。
“他造出更好的舟船,受益的只是他们村的人吗?”
赵小满再次摇头。
“对。”李逸尘身体微微前倾。
“小满,你摸过犁,见过农夫弯腰曲背一整天的辛苦。”
“你用过锤,知道打造一件铁器需要反复捶打多少下。”
“你改过弩,清楚一点小小的改动就能让军士省下多少力气,或许在战场上就能多一分生机。”
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敲在赵小满的心上。
“你有没有想过,这天下有多少农具可以更轻便?有多少水利可以更高效?”
“有多少织机可以织出更多、更好的布?”
“有多少运输重物的方法,可以不用那么多人肩挑背扛?”
赵小满的眼睛渐渐睁大。
恩师说的这些,有些他模糊想过,有些从未敢想。
“你认字慢,写不好,这没什么大不了。”
“恩师……”赵小满的声音带着颤。
“您……您是让俺……俺也像鲁班那样……去想……去想那些大事?”
“不是像我,也不是像鲁班。”
李逸尘摇头,目光锐利地看着他。
“是让你像赵小满自己一样去想。想想你能用你这份看懂‘力’和‘物’的本事。”
“为这大唐,为这天下千千万万像你阿耶那样辛苦劳作的人,做点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的重量完全沉下去。
“比如,你能不能试着琢磨出一种犁,让老牛拉着不那么费劲,一天能多耕两亩地?”
“或者一种水车,不用人踩就能把低处的水送到高处的田里?”
“甚至……一种不用马拉,自己就能走的车?”
赵小满张大了嘴巴,不用马拉自己会走的车?
这……这怎么可能?
可恩师从不说没影的话。
“这……这能成吗?”
他下意识地问。
“不去想,不去试,就永远成不了。”李逸尘道。
“鲁班当年想让人飞起来,也没成,但他想了,试了。”
“小满,你现在要立的,就是这个‘念想’——用你的巧思,用你掌握的‘格物之理’,让这世上的苦活、累活,变得轻松一点。”
“让大唐的工匠,造出更好用、更强大的器械。”
“这个念想,就是你往后读书、认字、学一切东西的根!”
“有了这个根,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去弘文馆,哪怕只听懂一两句,看明白一张图,也是为了你这个大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