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如何以交易毁国?(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届时,恐酿成抢购、囤积之风,粮价飞涨,民心惶惶!泉盖苏文若强行平价征粮,必触众怒!”

“殿下所虑极是。”

李逸尘点头。

“恐慌,有时比真正的短缺更具破坏力。此计一出,高句丽内部,尤其是辽东之地,必生乱象。此其二。”

不等李承乾从这连环毒计中缓过神,李逸尘又抛出了第三策。

“其三,便是公开宣称,亦可借商人之口散播——凡高句丽境内,愿意拨乱反正,反对泉盖苏文弑君暴政之部落、城池,我大唐愿以其提供之情报或力所能及之支持。”

“换取我大唐之粮食与雪花盐援助!”

“甚至,可承诺在其拨乱反正后,给予更优惠之贸易条件!”

李承乾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一策,是赤裸裸地分化瓦解,是在高句丽内部埋下无数猜忌和背叛的种子!

那些本就对泉盖苏文不满的势力,在粮食恐慌和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会做出何种选择?

泉盖苏文面对内忧外患,还能有几分精力应对大唐可能的军事压力?

盐粮交易,动摇其经济根基。

烧粮制造恐慌,扰乱其社会秩序。

公开利诱,分化其政治联盟。

这三策一环扣一环,招招不离后脑勺,却几乎不见刀光剑影!

李承乾怔怔地看着李逸尘,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从未想过,两国交锋,除了战场上的尸山血海,竟还有如此……如此阴狠诡谲。

却又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战法!

这已完全超出了圣贤书中教导的“仁义之师”、“堂堂之阵”的概念。

“先生……此……此等谋略……”他喉咙发干,竟不知该如何评价。

是毒辣?是高明?或许兼而有之。

他只觉得,若真按此策施行,高句丽甚至无需大唐出动多少兵马,恐怕自己就要先乱起来。

届时大唐再大军压境,简直如摧枯拉朽!

李逸尘看着太子脸上交织的震惊、恍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知道火候已到。

他缓缓道:“殿下,此即‘经济战’之雏形。”

“战争,从来不止在疆场。断其粮道,可令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乱其钱帛,可使一国之民离心离德。昔日管仲以经济手段辅佐齐桓公称霸,便是此理。”

“今我大唐国力远胜齐桓之时,以此法对付一撮尔小邦,正是以石击卵。”

他稍作停顿,让李承乾稍作喘息。

“当然,此等策略,需周密部署,谨慎执行。”

“尤其是联络商人、暗中操作之事,必须绝对隐秘。”

“那些大粮商,皆为逐利之辈,只需许以足够利益,并确保其人身与财产安全,他们自会想出各种方法,将盐运进去,将粮换出来,甚至……制造‘意外’。”

李承乾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绪,脑中飞速盘算。

先生所言之策,虽闻所未闻,但细细推演,每一步都直指高句丽命门,可行性极高!

而且,大部分操作通过商人进行,朝廷和东宫置身幕后,风险可控。

“若……若此计成,”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那泉盖苏文恐怕连明年春天都撑不到!”

“纵使撑到,其国内也已元气大伤,内部矛盾激化。”

李逸尘补充道。

“届时,我军再行征讨,阻力大减,伤亡亦可控制在最低。此乃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之道。”

李承乾重重一拳捶在案几上,眼中燃烧着炽烈的火焰。

“好!便依先生之策!孤这就上呈父皇,秘密安排,遴选可靠商人,部署此事!”

他仿佛已经看到,高句丽在看不见的战线下哀嚎的景象。

然而,李逸尘的话并未结束。

他看着雄心勃勃的太子,语气转为更为深沉的凝重。

“殿下,以上诸策,乃为‘破’。然‘破’之后,需有‘立’。”

“立?”李承乾收敛心神。

“先生请讲。”

“待泉盖苏文授首,高句丽局势初定之后,”

李逸尘目光悠远,仿佛已看到了未来。

“我大唐绝不能仅是劫掠一番,或扶植一傀儡便撤军。需借此良机,行彻底掌控之策。”

“首先,便是经济上的严格控制。战后高句丽,百业凋敝,民生困苦。我大唐当以援助者、重建者身份介入。”

“其盐铁、矿产、林业、渔猎之利,需由大唐主导。”

“尤其盐政,必须收回大唐指定之机构专营,绝不容许再如以往般放任自流。此乃控制其命脉之举。”

李承乾微微颔首,经此一番“经济战”,他深刻理解了控制关键物资的重要性。

“其次,便是设都护府。”李逸尘继续道。

“非是以往那种羁縻性质的都护府,而是仿照安西、安北之制,设立具有实权、常驻精兵、兼理民政治安的辽东都护府!”

“其辖境,不仅包括高句丽故地,亦应包括辽东诸部。都护府下设州县,推行我大唐律法、税制、官学。”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李承乾听得心潮澎湃,这已不仅仅是军事征服,而是从根本上将一块土地、一片人民,彻底融入大唐的宏大蓝图!

这远比简单的灭国更具远见,也更能保障长治久安。

“先生……此乃……此乃万世之基业!”

李承乾激动得声音发颤。

“若成,辽东可永为我大唐屏藩,后世子孙,再无东北边患之忧!”

“然此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投入巨大。”

李逸尘提醒道。

“都护府之设立与经营,需得力干臣,需充足钱粮,需陛下与朝廷坚定不移之支持。”

“殿下若欲主导此事,便需从长计议,提前储备人才,规划方略。”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重重点头。

“学生明白!此等经略,非猛火急攻,乃文火慢炖。学生定当铭记于心,细细筹谋。”

他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

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掌控感,在他心中汹涌澎湃。

与先生今夜所谈,先是“奇兵”利器,再是“经济”软刀,后是“经略”长远,层层递进,步步杀机,却又环环相扣,直指根本。

这一套组合拳若真能打出,莫说泉盖苏文,便是高句丽立国数百年的根基,恐怕也要地动山摇!

他收回目光,看向对面依旧平静如水的李逸尘,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