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李承乾的目光仍胶着在那份写满“奇兵”训练要则的纸上。
纸上所载,已远超他过往对“兵事”二字的全部理解。
李逸尘并未催促,只是静默地跪坐于席上,等待着太子消化这第一轮的冲击。
殿内炭火偶尔噼啪,更显沉寂。
良久,李承乾才缓缓将视线从纸上抬起。
“先生……此‘奇兵’之策,确乎……骇人听闻。然,学生细思,若真能成军,其效或如先生所言,可定乾坤于隐秘之间。”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纸张小心翼翼地卷起,置于案几内侧,仿佛那是一件绝世凶器,既畏其险,又贪其力。
“只是,此策乃长远布局,非旦夕可成。眼下高句丽之局,迫在眉睫。”
“父皇与朝堂衮衮诸公,恐难有耐心等待此‘奇兵’练就。”
“先生方才言道,尚有他策可并行?”
“正是。”李逸尘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如水。
“奇兵为匕首,藏于袖中,待时而动。然欲破高句丽,尤需釜底抽薪,乱其根基。此根基,一在粮秣,二在人心。”
“粮秣?人心?”
李承乾精神一振,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愿闻其详!”
“殿下可知,高句丽虽山险地瘠,然其辽东之地,河谷之间,亦产粟麦。”
“其国赖以支撑大军者,除却往年积存,便赖于此地秋收。”
“泉盖苏文弑主篡权,欲以对外征战转移内部视线,其大军调动,每日人吃马嚼,所耗粮草绝非小数。”
李逸尘语调平缓。
“若其粮草不济,军心必乱,纵有险关坚城,亦难久持。”
李承乾点头。
“此理学生明白。然则,高句丽粮仓必重兵把守,我军斥候纵能探知其位置,欲行焚烧破坏,难如登天。”
“方才先生所言‘奇兵’,或可一试,然远水难解近渴。”
“明刀明枪自然难为。”
李逸尘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然,世间有刀,不见血光,却能割肉剔骨。此刀,名为‘经济’。”
“经济?”李承乾对这个词感到陌生,但隐约觉得与钱粮货殖相关。
“可理解为货殖、交易之道。”李逸尘解释道。
“只不过,此次交易,非为牟利,而为……毁国。”
李承乾瞳孔微缩。
“毁国?如何以交易毁国?”
“殿下,”李逸尘声音压低。
“我大唐有何物,为高句丽上下,乃至辽东诸部,皆视若珍宝,渴求不已?”
李承乾略一思索,眼中光芒一闪。
“盐!尤其是……玉盐!”
他立刻想到了东宫掌控的那雪白晶莹、胜过官盐数倍的雪花盐。
此物在长安已是价比黄金,若流入周边蛮邦,其诱惑力可想而知。
“殿下明见。”李逸尘肯定道。
“正是盐。高句丽境内虽亦有盐池、海盐,然其味苦涩,提纯之术远不及我大唐。”
“尤其是辽东苦寒之地,人畜皆需大量盐分抵御寒气,盐之重要性,更胜他处。”
“我大唐之雪花盐,于彼辈而言,不啻于仙珍。”
李承乾似乎抓住了什么,急促问道:“先生之意是……以盐换粮?”
“非止于换粮。”李逸尘目光锐利。
“乃是以我之‘余裕’,击彼之‘必需’。”
“殿下可密令,由东宫暗中掌控,或与那些与东宫合作、背景深厚、且与辽东有贸易往来之大粮商接洽。”
“许以重利,令他们出动麾下商队,深入辽东乃至高句丽边境诸部。”
他微微停顿,观察着太子的反应,见其全神贯注,便继续道。
“让他们以雪花盐为饵,以低价格,换取当地粮食!”
“低价换粮?”李承乾一怔,“先生,如此一来,我大唐岂非吃亏?且那些商人如何肯依?”
“殿下,账非如此算法。”李逸尘摇头。
“首先,我之雪花盐,成本远低于其市面价,看似低价换粮,实则利润依旧丰厚,商人重利,有此暴利驱动,不愁他们不竭尽全力。”
“其次,此策首要目的,非为获利,乃为抽空高句丽民间,尤其是其军队潜在征集范围内的存粮!”
他进一步剖析。
“辽东之地,生产有限。寻常年份,百姓或有些许余粮。”
“以彼辈无法拒绝之雪花盐为诱饵,以远超常理之低价强换其粮,那些部族头人、寻常富户,乃至小地主,为得此盐,必会争先恐后,将家中存粮尽数掏出。”
“甚至不惜动用为过冬或来年播种预留的粮种!”
李承乾倒吸一口凉气。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高句丽百姓和中小领主,为了那雪白的盐粒,将赖以生存的粮食拱手送上唐商船只的场景。
“此策……此策甚毒!如此一来,高句丽民间存粮必将锐减!泉盖苏文若再想从其国内征调军粮,必遭极大阻力,甚至可能激起民变!”
“正是此理。”李逸尘语气冰冷。
“此乃阳谋。我大唐以盐易粮,公平交易,彼辈自愿,泉盖苏文纵有察觉,亦难以公然阻止,否则更失民心。”
“然其大军粮草补给之根基,已被我无形中动摇。此其一。”
“其二,”他继续抛出更狠辣的计策。
“待商队以盐换粮之事进行到一定程度,高句丽境内粮食开始出现紧张迹象时……便可进行下一步。”
“下一步?”李承乾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
“烧粮。”李逸尘吐出两个字,毫无波澜。
“烧粮?”李承乾瞳孔骤然放大。
“烧……烧谁的粮?”
“自然是烧那些刚刚被集中起来,准备运回大唐,或者暂时囤积在边境贸易点的粮食。”
李逸尘平静地说,仿佛在陈述一件寻常事。
“可以伪装成意外失火,或是……马匪劫掠不成,纵火泄愤。”
“地点,要选在高句丽境内,或者边境敏感地带。”
李承乾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歹毒之处!
那些粮食,名义上已经是唐商的财产,在高句丽境内被烧,高句丽方面难以完全推卸责任。
更重要的是,这场大火,会将“缺粮”的恐慌情绪,瞬间放大到极致!
“粮仓被烧,消息传开,民间本已因换粮而紧张的神经必将崩断!”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