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升学沙龙上的迷惘与抉择(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六月的北平,已是盛夏。

阳光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槐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草木蒸腾气息的焦躁与不安。

这种焦躁,不仅源于天气,更源于每个毕业班学生的心头——大考临近,前途未卜。

周五中午,食堂里人声鼎沸,比往常更加喧闹。

但仔细听去,这喧闹中少了平日的嬉笑,多了许多关于未来的热烈、急切,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的讨论。

高三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的去留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高二的学生,如林怀安(郝楠仁)他们,则像一群站在河边观望的人,既羡慕学长们即将踏入新的征程,又对自己明年此时将漂向何方感到深深的迷茫与焦虑。

林怀安、谢安平、常少莲、马铃舒四人围坐在一张靠窗的旧木桌旁,默默地吃着简单的午饭——玉米面窝头、熬白菜、一小碟咸菜。

饭菜粗糙,却无人抱怨,大家的心思显然都不在食物上。

他们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瞟向邻桌几位正在高声谈论的高三学长。

那几位学长,是学校里有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其中一位戴眼镜、身材高瘦的,名叫陆红喆,是学生会的干事,据说家里有亲戚在教育部任职,对各种升学信息了如指掌。

此刻,他正挥舞着筷子,声音洪亮地分析着局势,周围聚拢了不少高二、高一的学生,如同众星捧月。

“升学沙龙,”谢安平推了推眼镜,低声道,“

每周五中午,陈学长都会在此开讲,算是毕业前的‘传统’了。”

林怀安会意地点点头。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提前窥见未来残酷竞争与多元选择的窗口。

他深吸一口气,对同伴们说:

“走,我们去听听。”

四人凑近了些,挤在人群外围。

陆红喆学长显然很享受这种被关注的感觉,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演讲”:

“诸位学弟学妹!转眼我们高三就要滚蛋了,临别之际,有些话,有些信息,算是我等‘过来人’的一点经验之谈,希望能对诸位有所裨益!”

他开场便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首先,别以为捧着本校的毕业证,就能轻松迈进大学门槛!

如今这世道,粥少僧多,竞争惨烈!”

陆红喆语气沉重,“就拿北平城来说,国立大学如北大、清华、师大,一年招生几何?报考者又有几何?那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

他掰着手指头算:

“北大文学院,去年国文试题,直接一段《庄子》让你译成英文并评析!

清华的数学,微积分都敢考!

师大的史地,结合时局让你论‘东北失陷对中华经济之影响’!

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超乎常人的刻苦,想都别想!”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不少做着“大学梦”的低年级学生头上。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当然,”陆红喆话锋一转,“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人人都要挤国立大学的独木桥。

私立大学,如南开、复旦、厦大,也是极好的选择。

只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学费昂贵,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一年学杂费、宿膳费,动辄一二百大洋!相当于普通职员几年的薪水!”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马铃舒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洗得发白的衣角,常少莲的眉头也蹙紧了。

“再者,”

陆红喆继续放大招,“即便你才高八斗,考出好成绩,还须过一关——体检!

体魄羸弱、有宿疾者,一律拒之门外!

‘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蔡元培先生的话,可不是白说的!”

看到学弟学妹们脸色发白,陆红喆语气稍缓,开始介绍更“务实”的路径:

“若觉大学之路过于艰难,或家境不允许,不妨考虑专科学校与高级职业学校。

此乃实业救国、安身立命之捷径也!”

他如数家珍:

“北平有铁路管理学校,隶属铁道部!

毕业即可进入铁路系统,那是铁打的饭碗!

制服一穿,待遇优厚,乘车免费,社会地位高!”

“电信学校,隶属交通部!

学成便是电报、电话方面的技术人才,如今信息传递日益重要,前途无量!”

“还有税务专门学校!

那可是直接给海关、税务局培养人才的,金饭碗!

不过,对英文要求极高,竞争不亚于考大学!”

“若想从商,有银行专科学校、商业职业学校;若愿为人师表,有师范专科学校,甚至有公费待遇;若志在救人,有医学、药科专门学校……”

陆红喆总结道:

“这些学校,学制短(通常两三年),出路明确,毕业即就业。

虽不如大学名头响亮,但于乱世中求一安稳立足之地,不失为明智之选。”

这番介绍,为许多家境普通、成绩中上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林怀安看到,身边不少同学的眼神从迷茫变得若有所思,甚至跃跃欲试。现实的引力,开始将飘在空中的“理想”拉回地面。

就在这时,一个高二的男生鼓起勇气高声问道:

“陆学长,那……考军校呢?比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在场许多男生的热情!

“投笔从戎”、“武力救国”是那个时代许多热血青年的梦想。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集中到陆红喆身上,林怀安(郝楠仁)的心也猛地一跳,竖起了耳朵。

陆红喆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场一张张年轻而激动的脸,缓缓说道: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好!

有志气!但诸位可知,此路之艰难,更甚于考大学!”

他详细解释道:

“第一步:初试。

在各省市指定地点报名,审查学历(需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体检(极其严格!

一丝瑕疵即淘汰)。

笔试科目与大学类似,但更侧重史地、时事。”

“第二步:复试。

初试通过者,需自筹路费,前往南京校本部参加复试!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