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春寒料峭(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新年过后,海城的空气中依然残留着节庆的余温,但料峭的春寒已悄然降临。林家老宅那场“年关大考”的余波,并未完全平息,但它像一层被成功吸纳的养分,让谢艳玲在林家这个复杂生态系统中的根系,扎得更深了一些。

回到他们共同的别墅,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却又带着一丝微妙的不同。林镇钦兑现了他的承诺,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时间留给“家”。他不再将书房视为唯一的办公场所,有时会拿着平板电脑,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处理邮件,而谢艳玲则在一旁的地毯上,对着笔记本电脑规划“心域”下一季度的市场活动。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音乐,夹杂着键盘敲击声和偶尔就某个商业问题进行的低声交流,构成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共生”图景。

然而,平静之下,新的波澜正在酝酿。

第一个波澜,来自“心域”的飞速发展。欧洲市场的成功落地,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的关注。一家在全球消费品投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老牌基金——K&R资本,向“心域”抛出了橄榄枝,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B轮融资方案,估值远超预期。但对方也提出了一个关键条件:希望“心域”能更快地规模化复制成功模式,甚至暗示可以考虑与某些大型医药或快消集团进行深度绑定,以加速市场占领。

这个提议,在“心域”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团队成员被高估值和快速扩张的前景所吸引,认为这是“心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佳机会。但谢艳玲却陷入了沉思。

深夜,她将K&R的方案书推到林镇钦面前,眉宇间带着一丝少有的凝重。

“你怎么看?”她问,语气里是真正的征询,而非简单的告知。

林镇钦放下手中的书,拿起方案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目光锐利,迅速抓住了核心。

“估值很慷慨。”他放下文件,语气平淡,“条件也很苛刻。规模化复制,意味着你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掉‘心域’最核心的个性化服务和深度体验。与大型集团绑定,短期内能获得渠道和资源,长期看,可能会丧失独立性和品牌调性。”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谢艳玲内心最大的顾虑。她想要的,不是成为一个流水线上的快消品,而是打造一个真正有温度、有灵魂的品牌。K&R的方案,更像是一剂猛药,见效快,但可能伤及根本。

“我知道。”谢艳玲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团队里很多声音认为应该抓住机会。毕竟,资本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

“资本的逻辑是效率和回报。”林镇钦看着她,“但企业的灵魂,在于创始人的坚持。你想把‘心域’带向哪里?是一个短期内估值暴涨然后被资本裹挟的项目,还是一个能真正沉淀下来,影响一代人生活方式品牌?”

他的问题,直指初心。

谢艳玲沉默了片刻,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我明白了。谢谢。”

她没有说谢什么,但林镇钦懂。他是在感谢他,在她面临巨大诱惑和内部压力时,帮她稳住了舵盘,让她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方向。

最终,谢艳玲顶住内部压力,婉拒了K&R那份“催熟”意味浓厚的方案,选择了一条更符合品牌长期价值的、稳健的融资和发展路径。这个决定,让“心域”暂时失去了一次估值暴增的机会,却也让她赢得了核心团队更深层次的敬佩与追随——他们看到了一位有定力、有远见的领导者。

就在谢艳玲处理“心域”内部风波的同时,林镇钦也面临着一个来自林氏内部的、更为隐晦的挑战。

林氏集团年后的第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一位负责传统制造业板块的元老副总裁,在讨论集团未来五年投资重点时,提出应该更加聚焦于夯实基础产业,对林镇钦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科技创新和生态孵化战略,表达了委婉的质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