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除妖乌鸡国(四)(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却说唐僧师徒到了乌鸡国,拜见国王。

乌鸡国国王见唐僧相貌堂堂、举止有礼,心道不愧是大唐上邦人物。开口问道:

“不知圣僧万里迢迢,为何西去?”

唐僧道:“回陛下,贫僧是奉了唐王旨意,往西方大雷音寺求取经文,为的是超脱亡者,普渡众生。”

乌鸡国国王道:“圣僧为取真经,甘愿受这万里风霜,辛苦跋涉,端的是一等一的大德圣僧。”

唐僧道:“陛下过誉了。还请陛下在通关文牒上加盖宝印,方便我师徒西去。”

乌鸡国国王取来宝印,加盖在唐僧的通关文牒之上。

唐僧将盖好的文牒收好,道:

“陛下,贫僧还有一事,想要请教陛下。”

乌鸡国国王问道:“圣僧还有何事?”

唐僧道:“贫僧进城前,遇见一群道士,在山中做苦役,十分可怜。听闻此乃陛下法令,不知其中是何缘由,能否请陛下道来?”

乌鸡国国王闻言叹道:“此事寡人本不愿再提,不过既然圣僧询问,说也无妨。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

乌鸡国国王娓娓道来。

所讲的事情原由和外界流传并无太大出入,只是细节上更加真实。

唐僧听完后,道:“善哉善哉,陛下幸得佛陀垂慈,得脱此难,可喜可贺。”

乌鸡国国王道:“这还要多谢佛陀的相救之恩。”

唐僧道:“阿弥陀佛。陛下,贫僧在大唐时,曾听人说:‘治国之纲纪,首要赏善罚恶,明辨是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乌鸡国国王道:“此乃至理之言也。”

唐僧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惩治真凶,放了那群无辜的道士。”

乌鸡国国王叹道:

“寡人何尝不想惩治真凶?可那妖道背景通天,也不知道其身后是哪位仙佛,寡人也是无能为力,只好出此下策,希望能逼出其身后之人。若是放了那群道士,寡人这五年的流离之苦岂不是白受了吗?”

悟空闻言,忍不住跳出来道:

“陛下,你不用担心。你申不出的冤,老孙给你申;你递不出的状,老孙给你递。就是闹到玉皇大帝的面前,老孙也给你打赢这场官司。只教你放了那群道士,莫再牵连这些无辜之人。”

乌鸡国国王见悟空放出豪言,连忙问道:“这位长老是?”

悟空道:“俺老孙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乌鸡国国王没听说过这个名号,闻言有些茫然。

八戒道:“陛下,你不知道,我师哥当年在天庭是专管农牧,位居极品!”

悟空道:“去,呆子!”

乌鸡国国王听不出话中的机锋,还以为悟空真是天界掌管农牧的大神。

只因在凡间王朝之中,农乃生计之本,牧乃军需之源,非肱股栋梁之臣不可担任。

乌鸡国国王道:“多谢孙长老相助。只是此事寡人不敢擅专,还需请教佛陀旨意。”

悟空闻言来了精神,道:“那佛陀现在何处?”

乌鸡国国王道:“在城外九十九层佛塔之顶,那妖道也被锁在塔顶。”

唐僧道:“阿弥陀佛,贫僧正欲前往扫塔,真是缘法。悟空、悟能、悟净,你们也随为师一同去吧,一则参拜佛陀;二则问清那妖道来历,也好解救那些无辜的道人。”

八戒一听,打扫九十九层的佛塔,哪是什么好差事,忙道:

“师父,让大师兄和沙师弟随你去吧,那佛塔高耸入云,不是一两天能打扫完的,老猪我留下来,每天早晚给你们送些饭食上去,免得你们上下奔苦。”

唐僧想了想,八戒说的有些道理,于是看向沙僧。

沙僧也不想去,道:“师父,二师兄送饭,行李马匹无人看管,我留下来看行李吧!”

唐僧道:“那就悟空陪为师去吧。”

悟空点头道:“好,师父,老孙陪你去。”

次日,唐僧和悟空来到城外塔底。

悟空拿着净桶、油灯、铺盖,唐僧拿着扫帚,师徒二人进了塔。

在那塔中,没有太多装饰,摆着的都是些石刻的无面佛像,姿势各异。

唐僧一一虔诚参拜,拿起扫帚细细打扫,将角落的每一处灰尘扫落。

每层佛塔中的空间约有两丈高,唐僧够不着的地方,便叫悟空代替。

师徒二人忙碌一日,也只打扫了七八层罢了。

晚间八戒上来送饭,更换净桶。

此时已是夜间,只有一盏油灯光芒微弱。

佛塔中的那些佛像无面,姿势又怪异,八戒见了,便觉得有些害怕,侍奉唐僧吃完饭菜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只有悟空望着那些佛像,若有所思。

从第一层到这里,也有上百尊佛像了,佛像的姿势竟然没有一个重复。

而且悟空发现,这些佛像的姿势和之前道士传给他的那本功法的内容相合。

乌鸡国国王说过,这佛塔是那位佛陀一手主持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传法。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