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文化输出的终极胜利(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唐在旁边听得乐了:“这庆祝方式也太接地气了吧?”

“你不懂。”陆砚之把论文打印出来,轻轻搁在桌上,“对她来说,能躺着吃碗面,就是人生巅峰。”

---

小唐正准备撤,突然又冲回来,举着牌子差点撞上墙:“教授!爆了!#中国文化输出#上了全球热搜!”

陆砚之抬头:“第几名?”

“第一!”小唐激动得声音劈叉,“起因是韩国那边搞了个‘韩服体验综艺’,结果被自家网友骂惨了,说‘抄袭中国模式’,现在全网都在对比两国文化类节目。”

陆砚之瞥了眼数据图,嘴角一扬:“不意外。当他们开始模仿,就等于承认了我们的定义权。”

他靠回椅子,指尖敲着桌面:“以前他们说我们只会流量炒作,现在呢?我们搞出了能让联合国收编的理论体系。他们抄都抄不明白,因为根本不懂——这不是表演,是系统输出。”

---

顾晚舟这边刚录完一段VCR,林姐拿着手机冲过来:“韩国媒体发通稿了,问你有没有兴趣合拍非遗纪录片。”

顾晚舟正往嘴里塞薯片,闻言眼皮都没抬:“告诉他们,我们不合资,只输出标准。”

林姐愣住:“啊?”

“让他们按我们的框架来。”顾晚舟嚼完最后一口,把袋子捏扁,“剧本、流程、传承人筛选机制,全都照搬。爱拍不拍。”

林姐无奈地摇头走开,嘀咕:“你这哪是合作,是文化殖民啊……”

顾晚舟没理她,目光落在现场。

那位苏绣传承人正拉着一个小姑娘的手,一针一线地绣着一朵梅花。镜头悄悄推近,丝线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融化的金箔。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瞬,接着刷出一片:

“这一针一线,比什么偶像剧都动人。”

“这才是真正的顶流。”

“建议申遗,连这个综艺一起。”

---

陆砚之关掉电脑,窗外阳光斜照进来,正好落在那篇打印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几个字清晰可见。

他拿起钢笔,在标题旁轻轻画了个圈,然后搁下。

笔身微斜,映着光,像一道无声的**。

小唐默默进来,把倒计时牌翻了个面,轻手轻脚退出去。

---

陈墨在国外学术群里看到有人转发论文链接,配文:“China’s new cultural model: entertainment as heritage tran**ission.”

他笑着回了一句:“作者是我哥们儿,下次讲座他来讲。”

对方秒回:“能不能顺便教我们怎么让顶流影后乖乖配合调研?”

陈墨咧嘴一笑,敲字:“秘诀就一条——让她觉得这事不用她动手。”

---

片场午休时间,顾晚舟半躺在折叠椅上,脚尖轻轻晃着高跟鞋。

不远处,传承人正教一群孩子唱昆曲片段,调子婉转,词是新写的:“山河有韵,针线藏魂。”

她听着,眼皮渐渐耷拉下来,像是要睡着了。

林姐走过来,想叫她吃饭,又忍住了。

最终只轻轻把一件外套披在她肩上。

顾晚舟没睁眼,嘴里哼了半句曲子,含糊不清。

然后,手指微微动了动,把掉在腿上的薯片碎屑掸了下去。

阳光穿过棚顶,落在她脚边那双高跟鞋上。

鞋尖一点红,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