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气管里的会议(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然后,她才将“发言权”交给下一个声音。

她开始制定简易的议事规则,并将这股意念强行注入自己的“会场”:“每人限时三十秒。必须提供姓名、身份、事件地点与核心诉求。禁止抢话,禁止重复,禁止纯粹的情绪宣泄。”

起初,违规者众。

每当有声音试图抢话或超时,苏晚萤便会用木尺的末端更重地按压喉部特定区域,引发一阵剧烈而短促的、生理性的呛咳。

这阵咳嗽就像一道电击,能瞬间切断所有违规的“信号”。

渐渐地,这场在她气管里召开的“会议”竟真的趋于有序。

亡者们仿佛也意识到了这是唯一能让真相被听见的机会,开始遵守她制定的规则。

一个接一个,轮流发言,言简意赅。

她手边的纸笔飞速记录,一个个被尘封的名字,一桩桩被掩盖的细节,在她面前清晰地铺陈开来。

整整六夜,她几乎不眠不休。

当第七夜的听证会结束时,她整理出了七起被官方记录“优化”过的公共安全事故,共计牵涉到四十三名从未被登记在册的遇难者。

而最让她不寒而栗的是,所有事件的幸存者回忆录或非官方调查记录中,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细节:事发前二十四小时内,当地的广播系统,都曾播放过一段无人认领、无记录备案的“测试杂音”。

第七夜的凌晨,苏晚萤将那份厚厚的、打印出来的《亡者听证录》装订成册。

她没有丝毫犹豫,驱车再次来到南市巷的废墟。

在当初那个虚空布告栏出现的位置,她挖开一个浅坑,将册子放入其中,点燃。

火焰舔舐着纸张,升腾而起的瞬间,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道巨大的、半透明的虚拟名单在空中缓缓展开,上面浮现出刚刚被记录下的那四十三位亡者的姓名,旁边清晰地标注着生卒年月与一行简短的遗言。

苏晚萤从怀中取出一根乳白色的、形如微缩脊椎骨的特制蜡芯,这是沈默留下的遗物之一,用于“锚定”和“公证”某些超自然契约。

她将“微型脊椎”精准地插入火堆的正中央。

火势骤然拉高,不再是普通的橙红色火焰,而是化作一道环形的、纯白色的光幕,将她围在了中心。

就在这时,那张巨大的亡者名单最顶端,缓缓浮现出两个全新的、用金色墨迹书写的名字:

沈默。

苏晚萤。

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仿佛这场公证的最后一步,就是将公证人本身也献祭为记录的一部分。

苏晚萤抬起头,平静地凝视着那两个并列的名字,望向虚空。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与决绝:

“我不是来申报牺牲的。”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是来申请——监督权。”

话音落下的瞬间,白色的火光轰然内敛,尽数灌入那根“微型脊椎”之中。

名单与火焰同时消失。

喉间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她猛地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最终呕出一口混合着无数晶亮碎屑的血痰。

那口血痰落在地上,没有散开,而在瞬间凝固成一片薄如蝉翼、却坚逾金石的灰色石板。

石板之上,三条铭文以一种古老的篆刻方式,自行浮现:

一、此后凡经此喉之言,皆视为已验真之遗嘱。

二、禁止以恐惧为燃料驱动残响。

三、所有集体执念,须列名、排序、公示,方可进入言说序列。

她拾起那片尚有余温的石板,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秩序之力。

她的喉咙不再仅仅是“会场”,它成了一座“立法机构”。

当晚,苏晚萤回到公寓楼下时,看到了站在路灯光晕边缘的小舟。

他一如既往地沉默,只是远远地对她举起了一片刚从树上摘下的、脉络清晰的新生绿叶,像是在展示某种证明。

苏晚萤走上前,没有说话,只是将那片石板的复印件递给了他。

小舟接过,看了一眼,随即对着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复印件对折,夹进了他随身携带的一本旧书里,书页间,恰好也夹着那片绿叶。

一阵夜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

苏晚萤的喉咙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声响。

那声音不似之前的任何一种。

它像是法槌落下,又像是一扇厚重的大门,在沉寂了无数岁月之后,终于被正式推开,发出的第一声庄严的合页转动之声。

而门后那片深不见底的黑暗里,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刚刚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