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改造的过程持续了难以煎熬的七日。这七日里,医疗舱外的金属走廊始终亮着长明的应急灯,淡蓝色的光线映着轮值人员眼底的红血丝,像一层化不开的疲惫。白大褂们分成三拨,每八小时轮换一次,却没人真能在休息区睡安稳 —— 年轻的助手莉莉总攥着数据板靠在墙角,笔尖悬在纸上,目光却黏在舱门的观察窗上;头发花白的老赫曼研究员,衣兜里揣着半块硬邦邦的麦饼,那是去年拓在避难所麦田里给他的,饿了就摸出来闻闻,却忘了咬一口;负责生命监测的医护官,手指总悬在紧急制动按钮上方,指甲盖因用力而泛出青白,直到屏幕上的细胞活性曲线又一次稳住,才会偷偷松口气。空气里除了消毒水的刺鼻味,还飘着淡淡的咖啡焦糊味和能量棒的甜腻味,所有人都在一种近乎宗教般的静默里坚守,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舱内正在发生的、关乎文明存亡的蜕变。
终于,在第七个黎明到来时,舱室内尖锐的能量波动警报声如同潮水般退去。最后一盏闪烁的红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维持系统发出的、如同沉睡呼吸般的低沉嗡鸣。莉莉第一个扑到观察窗前,手指在玻璃上划出一道白痕;老赫曼踉跄着扶住控制台,老花镜滑到了鼻尖,却死死盯着屏幕上 “各项指标稳定” 的绿色字样;磐石的虚拟投影也从紊乱的光雾,凝练成了一道清晰的蓝色光带,轻轻悬在舱门上方,像是在等待某个神圣时刻的降临。
所有人的目光穿过观察窗,落在了舱室中心 —— 那里的存在,既熟悉又陌生,像一株从旧土壤里长出的新树。
拓依旧保持着改造开始时的坐姿,却已不再是 “凡人” 的模样。他的皮肤褪去了往日的柔软,变成了一种类似老橡树树皮的质感,纹路深深浅浅,却泛着温润的乳白光晕,像晨露落在树干上的光泽。凑近看,能发现那些纹路并非随机生长,而是沿着血管的走向蔓延,形成了如同叶脉般的网络 —— 更奇妙的是,这些 “叶脉” 里流动着微光,随着他的呼吸缓缓明灭:吸气时,光点顺着纹路向心脏汇聚,像水流归海;呼气时,光点又扩散到指尖脚尖,像星光洒向大地。他的眉眼依旧是拓的轮廓,却被某种柔和的能量包裹着,原本因常年劳作而刻下的皱纹变浅了,嘴角的弧度也变得平缓,像是在做一场没有惊扰的梦。
没人敢贸然打开舱门。莉莉调出意识监测界面,屏幕上跳动的脑电波曲线平缓而广阔,像一片无风的湖泊 —— 这说明拓的意识清晰,甚至比改造前更加通透。但他的手指始终没有动过,双腿也保持着固定的姿态,仿佛与医疗舱的能量基座长在了一起。老赫曼叹了口气,声音沙哑:“他的神经中枢和乐土环带的能量网络绑定了……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扛着锄头去麦田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周围的静默突然变得沉重。有人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有人伸手抹了抹眼角 —— 他们成功了,却好像失去了那个会蹲在麦田里和麦苗说话、会把烤红薯分给孩子们的拓。那个带着泥土气息的 “原人” 农夫,似乎永远留在了改造开始的那一刻。
就在这时,舱内的光线忽然变了。
拓那摊开的手掌微微抬起,指缝间渗出一缕极淡的乳白微光。紧接着,医疗舱墙壁的缝隙里、能量导管的接口处、甚至磐石投影的边缘,都钻出了无数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 —— 这些光点有的是淡绿的,带着共生体的生命气息;有的是淡蓝的,裹着云民意识的柔和;有的是银白的,沾着智灵机器的精准。它们像被无形的引力牵引着,慢悠悠地飘向拓的手掌,在他的掌心上方盘旋成一个小小的光旋,像一朵正在绽放的光花。
光点越聚越多,光旋也越来越亮。大约过了十分钟,光旋突然收缩,凝成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光团 —— 这光团的表面光滑得像水滴,泛着温润的乳白光晕,内部却藏着无数细微的金丝,这些金丝时而像 DNA 链般螺旋缠绕,时而像神经网络般分支蔓延,甚至偶尔会闪过一片小小的星图,像把宇宙的缩影塞进了这个光团里。它的搏动频率和拓的呼吸完全同步,每一次跳动,都有一圈淡淡的光纹扩散开来,拂过舱内的仪器,让冰冷的金属表面都染上了一层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