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车队抵达长野城时,六扇门众人径直前往太守府,预计需滞留半日。林江也不急于离开,索性留在城中,打算边等边看看这城市。

此处较西北诸城更显繁盛,既远离大漠荒原,又扼守连通外界的数条要道,但凡往来商队必经此城。

正因为长野城位置如此重要,这风鳌山才不得不于山脚下私建立一个镇,若全凭长野城输送物资,只要长野太守稍加掣肘,山寨便难成气候。

走在这平铺整齐的青石板上,林江也不由得于心中感慨,此地光是瞧起来便和其他地节截然不同。

林江他们三人一根小山参沿着路走,正物色着吃食,然而没走两步,林江就嗅了嗅鼻子。

他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味道。

那是有些发潮、水流过泥土诱发出来的味道。

像是铁锈和血,却又更清淡通透。

循着两屋夹缝间的窄巷穿出,终是豁然开朗。

但见半涸河道蜿蜒眼前,裸露的河床上沾泥水草蔓生,三两个挑水人哼着俚曲蹚过浅滩。

这河水比渝乡少了些野性,温吞水势勉强滋养着沿岸人家。

“这里竟然也有河啊。”小山参从袖口探出了脑袋:“走了这么久我都没看到,我还以为没有河呢。”

“大兴这地界上,要是不挨着水源的话,很难发展出来大的城市。”觥玄解释道:“人可短衣缺食,断不得水源。”

林江闻言亦想起故土,彼世风貌确与此间相似。

正思忖间,忽有歌谣穿风而至:

“云车风马,自东来耶,雷鼓渊渊,雨师在列。”

循声望去,但见道袍人影临水设坛,以葫芦瓢舀水贴符。

唱完这段词之后,这道士便转身离开,只留下些下人整理祭坛。

林江不由用肘子戳戳觥玄:

“你同行。”

觥玄盯着那边瞧了一会,扶掌笑道:

“有趣,真有趣。”

“怎么说?”

“此乃祈雨术,取水化云成雨。西北多旱,纵有井水亦难溉万亩田畴,故借天雨补地泉。”

这确实就和林江所知道的前世有点截然不同了。

毕竟求雨这门手段,前世不少王国贵族虽然常做,但哪里真的有用?

暂且不看那边,只嗅得空中传来一股羊肉膻味,望过去发现是一家做羊杂面的。

便是笑道:

“今日去尝尝面,可定要多加些辣子,不然膻腥重。”

……

日影西斜时,六扇门众人寻至林江处,他们早将板车暂存长野,改随商队而行。

这支往京都的商队足有十五架车,粮车、货箱与武行镖车杂处其间,绣旗猎猎声势颇壮。

领队的镖头虎背熊腰,操着蒲扇大手拍得胸膛作响:

“诸位且放宽心!咱四重天的修为摆在这儿,宵小闻风便腿软!”

林江闻言,大喜过望:

“有四重天高手坐镇,此行稳矣。”

觥玄脸憋红了。

“这位道长,你怎么了?”镖师疑惑问觥玄。

“没什么,刚才喝了点酒,有点上头。”

“酒虽好莫贪杯啊。”

“甚是,甚是。”

觥玄很赞同。

林江又去瞧了下那些随队的商人。

他们大多也都不知道林江一行人的身份,唯独带队的那位中年男性商人晓得些内情。

这位看上去有些木讷的男人在瞧见几人时姿态放的很低,头都不怎么敢抬起来,只能压低声音讪笑:

“还望几位大人旅行顺畅。”

寒暄未尽,车马扬尘东去,直走京城。

等这批车队往出走时,林江这也才发现,同出去的还有好几批。

他心底大概是猜明白了。

这恐怕是江浸月专门准备的。

想来六扇门出任务也并非特别安全,他们能去拔大将军在西北的牙,大将军就能去杀出来的六扇门,多做几手准备,总归能比一行人形单影只的回京都安全许多。

不过护卫马车的这位镖师明显然不知道这些情况,犹自环视浩荡队伍感慨:“这般阵仗当真少见。”

马车前行,林江顺着自己车厢往外看,他左右两侧分别是六扇门的两辆马车,方脸女子她们在左边,江津月她们在右边,外侧则是其他护驾的马车以及商队,很密。

林江首度随这般浩荡队伍行进,较之独乘马车多了几分鲜活意趣。

非市井喧嚷,倒似幼时踏青。

耳畔交织着镖师吹牛、商贾拨算、六扇门闲谈京华琐闻,市声浸润里自生野趣,若未亲历其中,他断难领会这般热闹的妙处。

正品咂间,忽见邻车锦帘半挑,江浸月探出半张清丽面容:

“朱公子。”

“姑娘请讲。”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