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75章 听我的!立刻去找你爹地!(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浅水湾三号别墅,在黎明之前。

那夜色就如同浓稠的墨汁一般,顽固地黏附在维多利亚港的上空,在旭日从海平面彻底刺破之前,尚未完全的褪去。

而在对岸却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玻璃窗上倒映出细碎摇曳的万千灯火,像是撒落在人间的星河碎片。

的确很难想象,在这个年代,大陆还穷困潦倒,港岛却如此的现代化与繁华。

在大英的殖民下,靠着自由贸易港,的确当得上是最璀璨的东方明珠。

林火旺独自伫立在书房宽大的落地窗前,昨夜的一通释放与发泄,使得他整个人的身心都是相当的舒畅。

而吕瑞容却并没有被他允许留在这里过夜,完事之后虽然是深夜,林火旺却依旧让司机开着劳斯莱斯银影,将她送回了唐楼的父母家里。

当熹微的晨光艰难地从海平面刺破黑暗,门口传来极轻微的响动,高乔浩悄无声息地出现,微微躬身,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份还散发着浓重油墨气息的清样报纸。

“小林先生,《亚洲日报》头版定稿了。”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融进了黎明前的寂静里,却清晰地透出一股被强行按捺住的紧绷情绪,仿佛拉满的弓弦。

林火旺没有回头。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港湾的薄雾,越过了起伏的波浪,牢牢锁定在了某个更加遥远的地方。

他缓缓抬手,接过《亚洲日报》。

目光则是十分精准地落在顶端那行加粗放大的黑色标题上:

【小林生再造神话!康生医药惊爆跨时代新药研发成功!港岛医药界即将改写历史?!】

这个“爆炸性”且夸张的标题,是林火旺亲自交代下去的。要想骗过西方医药巨头,越是悄摸摸的,就越会引发怀疑,必须要将声势给闹得浩大起来。

这便是林火旺一直以来在做的,响动越大,越容易“偷鸡”。

视线下移,标题下方则是大片充满煽动性的文字。

“前所未有的突破”、“革命性成果”、“全球瞩目”、“贡献卓越”……

这种种溢美之词堆砌如山,极尽浮夸地将“新药”的意义拔高到甚至足以改写人类文明的程度。

然而,狡猾的是,通篇文字如同蒙着一层面纱,对最关键的核心信息。

这药叫什么名字?

它究竟能治疗何种疾病?

它的具体疗效和研发数据支撑何在?

在林火旺的刻意安排下,却是一丝一毫都没有提及,保持着神秘感。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彻头彻尾的,旨在给人营造出海市蜃楼般的空泛造势。

这既是做给全港看的,更是做给一些暗中可能盯着的世界医药巨头看的。

林火旺快速地看完文章,便相当满意的点头道。

“很好。不用改!就这样,印吧!点火,让这把火燃遍整个港岛,烧得越旺越好。”

港岛街头,报摊旁。

“哗啦啦——!”

报纸被卷起又猛然摔落的声响,粗暴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一份份散发着刺鼻油墨味道的《亚洲日报》投放出去,瞬间便在港岛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激荡起喧嚣的涟漪。

整个城市都仿佛被这些铅字化作的惊雷给唤醒了。

沉静了好些天的小林天望,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来。

中环,金融区。

衣着光鲜的白领精英们步履更加匆匆,西装革履穿梭于这港岛的高楼大厦之间。

一辆叮叮作响的电车上,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略显不耐地挤在人群中,手里捏着新买的报纸。

他快速地扫过头版那醒目的标题,眉头瞬间拧成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纹。

因为他再一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作为金融从业者,这几个月来,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他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说是碰得头破血流。

“又是这位小林生……”

这中年男子内心无声的独白,却是带着浓重的疑虑,“吞并置地才多久?转眼又杀入了医药圈?‘跨时代新药’?呵呵!这《亚洲日报》除了猛夸自家老板之外,尽说些浮夸的赞美,可有一个字的有用的内容?”

作为一名在投行浸淫多年的中层,他见过太多被精心包装的概念泡沫。

《亚洲日报》上这一篇文章,这种刻意回避核心信息、纯粹堆砌空洞大词的报道,在他眼中无异于证券市场经典的“烟雾弹”战术,闪烁着资本操弄的冰冷光泽。

“十有八九,又是一场炒高股价、高位套现的把戏罢了。”

他索然地合上报纸,看完这份报道之后,心中就无比确定,这篇报道八成是小林生故意释放出来的烟雾弹,专门用来炒作康生医药的股票。

他可没有半分对报道当中所谓“新药”的期待,类似这样的炒作,不过都只是资本的游戏罢了。

而在离中环不远的平民茶餐厅里,却又是另一番喧闹景象。

这里人声鼎沸,各种粤式早点的热气,混合着浓茶的气息,那是相当的有烟火气息。

两个穿着沾满机油污渍工装的搬运工,此时正挤在一张油腻的餐桌旁。

其中一人粗糙的手指用力地戳着摊开的报纸,一副相当惊异的模样叫了起来:

“快看!小林天望!就前几时刚拿下置地那个‘东洋财神’!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才多久的功夫,又整出一家药厂,还说搞出了什么‘跨时代’的新药?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对于港岛的底层民众来说,小林天望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是像霍英栋、包玉刚等等华人大亨一样的知名度。

甚至,因为小林天望如此年轻,更具传奇和神秘色彩,名头比这几位老牌的大亨,更威得多。

对面的同伴闻声凑过脑袋,虽然认不全所有字,但“小林生”、“跨时代”、“改写历史”这些加粗的大字依旧狠狠地冲击着他的视觉。

“真的?!老天爷!这小子果然不是凡人!

我就说嘛,人家敢跟怡和洋行与霍家那种大鳄掰手腕的,能是一般人吗?

干一行像一行,连快倒闭的药厂都能让他盘活了,这本事太大了!”

他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对强者近乎本能的推崇。

没办法,在港岛这么一个资本横行的世界,所有人都是慕强,所有人都是向钱看,谁有钱,谁有势,谁就是最威的。

而他们的讨论声,也引来了邻桌一位戴眼镜、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忍不住插话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屑说道:

“本事归本事,但这篇报道的内容,未免太空了吧?‘跨时代新药’?具体是啥药?治什么病?数据呢?一点没有!

这不就是典型的‘放卫星’吗?炒概念而已!医药研发是最严谨的科学!

看看国外的辉瑞、默沙东,哪一款新药不是耗时十年甚至二十年,烧掉几亿美金才能成功?

他才接手康生几天?我看纯粹是外行人胡吹大气,就是为了炒作股票!”

他说得很直接,内心对这个资本玩家搅动自己心中神圣的科研领域,感到一股莫名的愤怒和忧虑。

毕竟,在他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别说是一两个月开发出一款新药了,就是一两年能开发出一款真的有“跨时代”意义的新药,那都能算作是神迹一般的速度了。

所以,他压根就不相信,这报纸上所吹嘘的。

“哎,年轻人,你这就不太懂了!”

先前兴奋的搬运工被顶得有点不快,但还是带着点对“成功人士”盲目的信任反驳道,“你看看人家小林生做的事,哪件没做成?

置地够厉害吧?不也让他拿下了!这种人说的话,能是没谱的吗?

他说跨时代,那肯定是有把握的!”

“这完全是两码事!”

学生毫不退让,声音也激动了起来,“吞并置地那是资本运作,玩的是资金链和市场估值!

新药研发是实打实的硬科技,需要海量的基础研究、数不清的临床数据!

他一个玩资本的高手,突然跳进医药行业,还宣称在这么短时间搞出‘跨时代’成果,这不光是离谱,更是对整个港岛本就薄弱的本土药企的伤害!

为了拉高股价套现,就这么不负责任地吹嘘,完全是在破坏行业秩序!”

这名来自港大的医药专业研究生,他所担忧的就是这种浮夸风潮,会让真正踏实做研发的医药小企业更加受挤压。

毕竟,这也事关他自己的饭碗。以后他从港大毕业之后,自然是更希望,能够留在港岛本土的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研究类的工作。

而这两人的争执,同样也引来了茶餐厅里更多人的注意。

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频频点头赞同搬运工的看法,觉得小林生就是有本事;

也有人皱着眉认同学生的观点,觉得这消息的水分太大。

TVB电视台,午间财经访谈直播现场。

刺目的聚光灯,将演播室照得亮如白昼。

主持人保持着职业的微笑,对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考究三件套西装的老者——港岛大学医学院德高望重的终身教授李明博教授,亦是多家跨国药企的资深顾问,堪称医药界的权威泰斗。

主持人将一份打开的《亚洲日报》轻轻推到李教授面前,手指特意点在那篇爆炸性标题上。

很显然,今天这午间财经访谈的内容,是直击今天震撼全港的热点,关于那位“小林生”和他研发的“新药”。

“李教授,相信今早这份轰动全城的报道您已经知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