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朱元璋咧嘴笑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

马皇后被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这话,直接给听懵了,心里面升起了极大的波澜。

这怎么会变成这样?

武将们,怎么就沦落至此了?

如今,大明的这些武将们,还有勋贵们,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马皇后对此那是深有感触。

那真真是文人们见到武将就要矮三分。

和重八所说的,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达到了一个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

这……该不会是重八到后面也收了武将的军权,或者是老四后面收了武将军权。

也学宋朝那样,以文御武?

这样的念头在马皇后心中出现后,马上又被她给摇头否决了。

不可能的,应当不是如此。

有了宋朝的惨痛教训在,又有谁还敢这样搞?

哪个胆子那般大,不要命了吗?

可既然是如此,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等情况?

放下便想要开口,问自己家重八。

结果朱元璋的声音,却先一步的响了起来。

“妹子,你是不知道,咱大明到了后来,都它娘的变成了什么样子!

被糟蹋的都不能要了!

那些人,一个个是真畜生!”

朱元璋声音里带着激愤,提起这些事儿想要就骂。

“鞑子入关,号召各路军来京师这边来勤王。

比如李自成跟着的那支,没到京师,鞑子已经散去,于是又有命令传来,让他们哪来哪去。

众多兵马来回折腾上这么一遭,不仅连一点粮饷都没有,连饭都不管。

想想就真让人窝火。

山西等地,出现连年大旱,民不聊生。

朝廷不仅不赈济,还接着征收赋税,甚至要加征。

一边征收赋税,一边又派兵进行镇压,造反的人那是越来越多。

那些百姓,真就一个个都是刁民吗?

真一个个都那般的该杀吗?

在咱看来,并非如此。

他们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被这世道给弄的没了活路,活不下去了。

那不应该造反吗?

他们造反,说真的,咱不恼恨。

相反咱还能理解,咱不也同样是活不下去了,才跟着人造反了?

这个时候造反,他们反的有理!

庙堂上的高官,皇帝,各地官府中的大员,总不能指望着众多百姓活不下去,就一个二个的在那里等着饿死吧?

怪他们不好好在家等着饿死,非要造反闹事?

这显然是不对的。

要是完全没人性,该要杀头的!”

朱元璋说起这话时,双目都不由的有些红了。

对于这等事儿,他是真恼恨。

“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千里无人烟……

妹子,这事儿又发生了,就发生在咱大明!”

朱元璋的声音里满是沉痛,拳头都不由的握紧了。

恨的咬牙切齿。

马皇后闻言,伸手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对于重八会是这样的反应,她特别的能理解。

自己家重八,经历了元末的乱世。

从那等吃人的时代里挣扎出来,当了皇帝。

吃多了苦,想着让大明变得不一样,不出现这样的事儿。

可结果,还是如此。

就出现在了重八亲手所建立的大明!

重八又如何能受得了?

“重八,这……哪个王朝末年都是这样的景象。

若非是如此,大明又怎么可能会亡了?

别的那些朝代,也都能够一直存在了。”

听到马皇后此言,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妹子你说的对,若是人人都能活得下去,又有谁会没事干,要把脑袋拴到裤腰带上,拿着刀子去造反?

那不是自个儿找罪受吗?

百姓们做的对,可是想到这种事儿出现在了咱大明,咱的心里还是不好受……”

“朝廷没钱,崇祯这边为了解决这么一个情况,进行了开源节流。

节流的其中一个做法,就是大规模裁撤我大明的驿卒。

那些驿卒们的铁饭碗,也是因此一下子没了。

有不少活不下去人,也因此而加入到了造反的行业里。

其中就有包括李自成。”

朱元璋说起这事,只觉得心情复杂,有些想要骂人。

事情到了那个地步,不想着想办法收上税,反而要搞这种节流。

显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节流没错,但是,却将这一刀给砍到了驿站上面,将驿站这些给废了,那就太愚蠢了。

愚蠢到了让人想要狠狠抽他一顿的程度。

这东西是能裁撤的?

地方到朝廷,朝廷到地方,信息往来,命令的传达,绝大多数那都是要靠着这个来进行的。

是维系朝廷和地方上联系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到了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廷和地方上的联系本就已经变得很弱了。

命令的上传下达,等各种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结果在这个时候,崇祯一刀子砍下来,把这个给砍了。

那不是自个儿嫌自个儿命长了?

这和自杀也没什么区别。

本来大明这辆破车,就已经要运行不动,将要散架了。

结果崇祯这个驾车人,又挥动斧头,自己朝着这车狠狠的砍上几刀。

真想要节流,不是这么节的。

庸官,贪官那么多,狠狠的搞上一批不行吗?

把那些人给解决了,不仅不会伤到大明的根本,反而还能让大明变得轻快。

结果他却不敢往这方面动手,去找那看起来好欺负的软柿子,实际上特别重要的地方下手。

一刀子下去,砍出来了个李自成,他舒服了。

只能说,能当亡国之君的人,除了那些那些,被人扶起来当傀儡皇帝,或者是那些幼年天子。

其余的人,那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至于开源的事,崇祯也同样有做。

不过他所进行的开源,不能说是出人意料吧,那也让人恨的直咬牙根子。

地方大乱,民不聊生,朝廷手里没钱。

打仗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

加征赋税,如加征辽饷。

向本就贫穷的百姓们,要更多的钱。

本来很多百姓日子,就已经苦不堪言了。

这事儿一出,那令得更多的人活不下去。

从而加入到了造反的行列之中。”

朱元璋说起这事儿,眼睛泛红。

他就是因为元末之时,天灾不断,元朝不进行赈灾,反而还接连增加赋税,导致家破人亡的。

他是特别特别不想让大明,也出现这种情况,走上这条路。

可结果事与愿违,他一手缔造了大明,到了后面时,同样走上了这么一条路。

又有多少人,被逼的如同自己家那样,家破人亡啊!

种种事情,想起来就让人痛恨。

“妹子你说他蠢不蠢?

朝廷没钱,最重要的原因,是各方面的税收不起了。

想要朝廷有钱,那应该做的不是重新把那收不上来的税,给收上来吗?

不是应该对这众多的达官贵人,士绅豪商,对他们这些人来下手吗?

他们才有钱,百姓们早就已经被榨的只剩骨头了,没有油水了。

可还是不愿意放过,还是要连最后的一点点骨髓,也要给弄干净!

都觉得百姓好欺负,只能逆来顺受,是软柿子。

弄那些大官贵人,阻力太大。

可是,却根本不知道,把那些显贵们给砍了,也就砍了。

就算是闹出乱子来,也真没有那般大。

对百姓苦苦相逼,才会真的闹出大麻烦,会让许许多多的人丢了官,没了命。

乃至于让我们朱家丢了江山的!

能做到这些的,正是他们觉得可以肆意欺辱,可以敲骨吸髓的百姓啊!

“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这话早就说出来了,可是到了现在,还是那么多的人不在意。

总觉得可以再苦一苦百姓,总觉得百姓好欺负。

实际上他们都错了,百姓才是真不好欺负。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