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我想一镜到底,是不是很大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可以这么说,在过去的2006年,以彩铃市场为代表的新兴音乐市场所爆发出来的能量直接打了除周易以外的所有业界从业人士一个措手不及。

连移动自己都被去年这一年爆炸式增长的彩铃产值打懵圈了——

《两只蝴蝶》、《月亮之上》、《老鼠爱大米》、《一万个理由》等先发歌曲持久长红,《求佛》、《秋天不回来》等后发歌曲迎头赶上,击败前辈占据冠军宝座。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前仆后继的音乐人涌入到了这个能够赚到热钱的市场当中。

如果说实体唱片市场是已经彻底崩盘,已经彻底没有了中层与底层,只剩下金字塔尖那么一小撮人在苟延残喘,那么这一片新兴的彩铃音乐市场那就真可谓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霸占排行榜前列的这些人全都是以前唱片时代没渠道没人脉的存在,反而借着自由宽阔的彩铃市场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

这下真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无论是走穴商演还是到手分成,这一批无论是制作水平亦或者演唱水平都不在水平线之上的歌手都得到了爆炸式增长,一年赚的甚至比大部分二三线歌手都要多。

比如华纳旗下的香港新人歌手方大桐,虽然专辑在业内广受好评,拿奖拿到手软,但实际给公司赚的钱以及自己到手的分成收入并不如庞隆,相去甚远。

在2006年3月份的时候,庞隆的《两只蝴蝶》分成收入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强势登陆06福布斯明星收入榜。

就这个收入水平,已经超越了华纳99%的歌手,仅次于皇帝周易、二哥汪风以及皇后孙燕兹,张靓影与胡彦兵、后弦都要排在他之下。

单论华纳男歌手序列,抛开周易这个BUG不谈,二哥汪风的纯专辑收入也没有与庞隆拉开较大差距。

这就很可怕了。

在乐坛大盘凋零的当下,彩铃市场的强大回血能力再一次让所有人都回忆起了当年歌手为什么能够制霸娱乐圈收入榜。

但,偏偏彩铃歌手、网络歌手的崛起,所带来的是不可控——

制作人与唱片公司以前都手拉手严格把控着进入乐坛的门槛,你想红就得依靠唱片公司,哪怕强如周易当年也都得先被周建辉找上签约才能发片。

可现在,彩铃市场以及网络音乐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令这一套持续运转了几十年的机制突然间失效了。

而那个打破了这机制的人,在大量于传统唱片业内只能依靠资历混饭吃的制作人、小公司们看来,就是周易。

周易剥夺了他们制造牟利的机会,左手网络平台右手彩铃市场,直接打的他们节节败退,几近于破产,整个市场乱成了一锅粥。

新生代的歌手与创作人们突然间发现自己想出道想赚钱的话,貌似多了几个新的选择,还更友好。

这以后还怎么让那些小公司、小老板、倚老卖老的制作人以一副你爱签不签的姿态签新人赚钱?

他们以后还怎么跟大公司竞争?

大公司能够看人下菜碟,提供单打独斗无法拥有的资源,拥有的有才华的音乐人还多也能分一杯羹,他们这群在行业下层晃荡的怎么办?

有些还算有点才华的还能尝试转型拥抱新兴市场自己也去做彩铃,但没有才华全靠签人的公司怎么办?

破产不玩了?

大家可曾经都是传统唱片行业这一根线上的蚂蚱,周易你简直是坏事做尽!

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周易作为乐坛领袖,是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一手把彩铃带出来的,网络音乐平台更是自己与腾讯合伙开了一个。以前大家伙无所谓,现在可都得骂你吃完饭砸锅了。

于此,心生不满后,与那些时常攻击周易的“觉醒媒体”、“公正媒体人”合流,共同发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这些传统派与以你为首的维新派开战了。”

“……”

传统派VS维新派?

这个我熟。

脑子里莫名想到芙蓉王大战锐刻五的周易笑出了声。

钱江还以为他是被这现象给逗笑了,不由得宽慰道:“不过也不用太担心,明眼人都知道哪一块市场更好,后来者们都会用脚投票的。”

跟谁过不去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我不担心这个,我只担心移动这个铁霸王会利欲熏心出尔反尔,毁了这个新兴的市场。”收敛起笑容的周易摇头,食指点着桌面,点名道。

彩铃市场在06年的跳跃式发展是各大方面都没有预料到的,因此移动很快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合约修改以及小动作卡分成,这一点现在已经发生了。

不过,都不致命。

只要还能赚钱,其实99%以上的音乐人都是愿意让步的。尊严与操守那是金字塔尖的人才配谈的风花雪月,因为他们这辈子已经财富自由了,可以去追求人格了。

但架不住移动实在是眼红这一块大肉,直接在彩铃巅峰期搞了个骚操作——将大量火歌打包成了套餐来分批推出,这样一来直接削减掉了大部分大热单曲收入要给sp方、歌手的分成。

于是,彩铃市场在自己理应更辉煌的2007年迎来了王朝的崩塌。明明市场产值更高了,大头却被移动给吃了,只剩下了汤汤水水留给sp方、歌手方分润。

哪怕当时地位高如太合麦田老板的宋科对此也无能为力。

移动这个铁霸王实在是太超模了。

于是,在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这个本应该能够产出大量以此为生的音乐人的新兴行业,就此错过了推动行业发展的机会。

无数音乐人在泡沫崩塌之后选择了离开,内地音乐市场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真空期——又回到了专辑市场这条崩坏的老路当中。

这对许多中下层唱片公司来说是兴奋的,这意味着他们又可以躺着混饭吃了。

直到,网络音乐被推到台前,承担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09年正式出道的许松《自定义》专辑爆火为分界线,内地极为特殊的一代网络歌手正式站上乐坛舞台中心,于是他们再次被圈内的主流舆论痛批为非主流。

为了缓解舆论危机,许松在《自定义》爆火后硬扛了一段时间,最终等到了海蝶这个失去了主心骨林骏捷的主流唱片公司朝他递来“不干涉”的橄榄枝。

同为三巨头,徐梁与汪苏隆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两人都在压力下选择了签约滚石旗下的美妙音乐,本来是冲着滚石招牌去的,结果被坑了个底朝天,闹翻后连自己的歌曲版权都收不回来还得倒欠一笔钱。

两人为了拿回自己的版权可是费了一番功夫,还得还解约后的欠债。

很多人都在说汪苏隆是靠综艺翻红的,实际上,他之所以在以前沉寂时到处跑场接综艺,是因为他真的在解约后欠了老东家美妙音乐一屁股债。为此他什么综艺都愿意上,哪怕只是去作陪。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